日期:2025-07-16 09:34 点击:
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(五)
21.陆贽论人才
人之才行,自昔罕全,苟有所长,必有所短。若录长补短,则天下无不用之人;责①短舍长,则天下无不弃之士。加以情有爱憎,趣有异同,假使圣如伊、周,贤如墨、杨,求诸物议②,孰免讥嫌?昔子贡问于孔子曰:“乡人皆好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”“乡人皆恶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。”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,其在小人之恶君子,亦如君子之恶小人。将察其情,在审基听,听君子则小人道废,听小人则君子道消。
【注释】①责:苛求。②物议:众人的议论,多指非议。
1.用“/”给下面的文字断句。(只断一处)
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
2.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。
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。
3.本文引用了子贡和孔子的对话,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陆贽对人才的看法。
答案:
1.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/其不善者恶之
2.原来是因为君子和小人行事必有不同。
3.示例一:人的才能自古以来就没有全面的,有长就有短,选用人才就要录长补短(取长补短)。示例二:通过孔子对话,说明一个人即使再贤能,也会有人非议,我们应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,认真调查清楚实情,以“录长补短”的原则任用人才。
翻译:
人的才华和能力,自古以来就很少有全才的,如果有所擅长的,就一定有弱的地方。如果能取长补短,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;苛求短处放弃长处,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不被放弃的人。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,志趣有异同之别,即使圣明得像伊尹、周公,贤德得像墨翟、杨朱,从众人的议论去要求他们,谁能避免被讥笑嫌弃?从前子贡问孔子:“全乡的人都赞扬他,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不能肯定。”“全乡的人都讨厌他,怎么样?”孔子说!“不能肯定。不如全乡人中的善者喜欢他,不善者厌恶他。”原来是因为君子和小人行事必有不同,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,正如君子讨厌小人。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,听君子的话,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废除,听小人的话,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失。
22.萧何追韩信
信数与萧何语,何奇之。至南郑①,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,信度何等已数言上,上不我用②,即亡。何闻信亡,不及以闻,自追之。
居一二日,何来谒上,上骂曰:“诸将亡者以十数,公无所追;追信,诈也。”何曰:“诸将易得,至如信,国士③无双。王必欲长王汉中,无所事信④,必欲争天下,非信无所与计事者。”乃拜信大将,遂成汉业。
(选文有删节)
【注释】①南郑:刘邦被封为汉王,国都在南郑。②上:指汉王刘邦。不我用:即“不用我”。③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④这句话的意思是:大王只想在汉中称王,就没有韩信的用处。
1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
(1)诸将易得 (2)非信无所与计事者
2.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( )
A.韩信几次对萧何说,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。
B.韩信几次对萧何说,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。
C.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,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。
D.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,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。
3.在萧何心中,韩信是个怎样的人?(用文中语句回答)
4.根据选文情节内容,请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词。
萧何识韩信→萧何 韩信→萧何 韩信→刘邦 韩信
答案:
1.(1)容易 (2)谋划,商议 2.C 3.国士无双(非信无所与计事者)
4.追;荐(推、举、推举等);用(拜、任命、重用)
翻译:
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,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。行军到达南郑的时候,半路上几十个军官都跑了。韩信想,萧何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自己,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,于是也逃跑了。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,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,就径自去追赶韩信。
过了两天,萧何来拜见汉王,汉王骂道:“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,你从不去追:说是追韩信(这个无名之辈),必定是在说谎。”萧何说:“普通将领很容易得到,至于韩信,是国中杰出的人物,没有第二个。大王假如只想在汉中称王,那么用不着韩信为您效力;假如要想争夺天下,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。”于是(汉王)拜韩信为大将军,后来成就了汉业。
23.吕蒙正荐才
上①尝欲遣人使朔方②,谕中书③选才而可责以事者,蒙正退以名上④,上不许。他日,三问,三以其人对,上曰:“卿何执耶?”蒙正曰:“臣非执,盖陛下未谅⑤尔。”固称:“其人可使,余人不及。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,以害国事。”同列悚息不敢动,上退谓左右曰:“蒙正气量,我不如。”既而卒用蒙正所荐,果称职。
【注释】①上:这里指宋太宗赵光义。②朔方:北方。③中书:官署名,中书省的简称,掌拟诏、出令之权。④退以名上:退朝后把姓名呈了上去。⑤谅:相信,信任。
1.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。
(1)上不许 (2)既而卒用蒙正所荐
2.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,最恰当的一项是( )
A.这个人可以使用,其他人无法到达。
B.这个人可以使用,其他人比不上他。
C.这个人可以出使,其他人无法到达。
D.这个人可以出使,其他人比不上他。
3.太宗说“卿何执耶”,其中“执”的具体表现是“ ”。面对太宗的质问,吕蒙正荐才的理由有两方面:一是 ,二是 。(请用自己的话回答)
4.结合全文,太宗称赞的“蒙正气量”可概括为:吕蒙正具有唯才是举、忠贞为国的气魄和 。(请用自己的话回答)
答案:
1.(1)同意 (2)最终 2.D
3. 三以其人对;这人才能无人能及;自己不献媚奉迎
4.据理力争的胆量
翻译:
宋太宗想派人出使北方,告诉中书省选一位能够负责此事的人。吕蒙正退朝后把(合适人选的)姓名呈了上去,太宗不同意。第二天,太宗多次问及,吕蒙正多次仍以此人呈上,太宗说:“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?”吕蒙正说:“不是臣固执,是陛下不信任(臣)。”又坚持说:“这个人可以出使,其他人比不上他,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。”(看到吕蒙正顶撞太宗)满朝大臣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。太宗走下朝堂后,对身边的人说:“我不如吕蒙正的气量大呀!”最终还是任用了吕蒙正推荐的人,果然很称职。
24.威王与魏王论宝
威王二十四年,与魏王会田①于郊。魏王问曰:“王亦有宝乎?”威王曰:“无有。”魏王曰:“若寡人国小也,尚有径寸之珠②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③者十枚,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?”威王曰:“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。吾臣有檀子④者,使守南城,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,泗上⑤十二诸侯皆来朝。吾臣有肦子者使守高唐,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。吾臣有黔夫者,使守徐州,则燕人祭北门,赵人祭西门,徙而从者七千余家。吾臣有种首者,使备盗贼,则道不拾遗。将以照千里,岂特⑥十二乘哉!”魏王惭,不怿⑦而去。
【注释】①田:打猎。后写作“畋(tián)”。②径寸之珠:直径一寸的大明珠。③乘:车,兵车。包括一车四马。④檀(tán)子:人名。下文“肦(bān)子”“黔夫”“种首”均为人名。⑤泗上:泗水之滨。⑥特:仅,只。⑦怿(yì):高兴,快乐。
1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。
(1)东渔于河 (2)徙而从者七千余家
2.用“/”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。(只断一处)
赵人祭西门
3.翻译下面的语句。
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。
4.选文中魏王和威王对“宝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?
答案:
1.(1)捕鱼 (2)跟从 2.赵人/祭西门
3. 我所认为的宝物和大王的夜明珠不一样。
4. 魏王: 宝物(宝珠、有宝珠的车 )。威王:人才(贤臣)
翻译:
齐威王二十四年,威王与魏王在郊外一起打猎。魏王问道:“大王也有宝物吗?”威王说:“没有。”魏王说:“像我的国家这样小,也还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,齐国这样的万乘之国怎么能没有宝物呢?”威王说:“我所认为的宝物和大王的夜明珠不一样。我有个叫檀子的大臣,派他镇守南城,楚国人就不敢向东侵犯掠夺,泗水之滨的十二诸侯都来朝拜我。我有个叫盼子的大臣,派他镇守高唐,赵国人就不敢到东边的黄河里捕鱼。我有个叫黔夫的官吏,派他镇守徐州,燕国人就到北门祭祀,赵国人就到西门来祭祀,搬家去追随黔夫的人有七千多家。我有个叫种首的大臣,派他戒备盗贼,路上就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用他们能光照千里,难道只是十二辆车吗!”魏王心中惭愧,不高兴地(败兴)离开了。
25.戴渊改邪归正
戴渊少时,游侠不治行检,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。陆机赴假还洛,辎重甚盛。渊使少年掠劫。渊在岸上,据胡床,指麾左右,皆得其宜。渊既神姿峰颖,虽处鄙事,神气犹异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:“卿才如此,亦复作劫邪?”渊便泣涕,投剑归机。辞厉非常,机弥重之,定交,作笔荐焉。过江,仕至征西将军。
1.解释文中加点的词。
(1)虽处鄙事 (2)作笔荐焉
2.从文中可知陆机是一个 、 的人。(用自己的话回答)
3.不能成为戴渊从“不治行检”到后来“仕至征西将军”的原因的一项是( )
A.有侠义之气 B.有知遇之人 C.有改过之心 D.有神异之姿
答案:
1.(1)鄙陋,无知(2)写,写作 2.爱惜人才;善于教育 3. D
翻译:
戴渊年轻时,任侠气盛,行为不检,曾在长江、淮河间劫掠商贾游客。陆机休假回洛阳,携带的行李物品很多。戴渊指使一些少年抢劫。戴渊当时在岸上,坐在胡床上指挥手下行动,面面俱到。戴渊原本就神采出众,即使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,也显得洒脱异常。陆机在船舱里,隔着很远对他说:“你这样才华出众的人,怎么也当强盗呢?”戴渊听罢哭了,丢掉佩剑归附了陆机。戴渊言辞慷慨,非同一般,陆机越发器重他,两人结为好友。
思源教育(原上海交大思源进修学院,简称思源教育)成立于1996年,自建校以来,秉承校训,提供专业的高考高复、三校生高复、艺考生文化课等,学生遍及全市各区,至今已帮助六万多余名学子取得优异成绩,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级院校!20余年来思源已成为“中考教学研究中心”、“中学个性化学习教育基地”、“快速学习法”实验学校。
400-678-9493 致远交复徐汇三校生高复校区
(详情请点击) 徐汇区广元西路12号(工商银行隔壁)400-678-9493 致远交复中高考学习中心
(详情请点击) 徐汇区华山路1988号汇银大厦北楼619400-678-9493 思源教育龙漕路校区
(详情请点击) 徐汇区龙漕路223号思源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