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(二十一)含答案
日期:2025-09-01 09:51 点击:
101.蛛与蚕
蛛语蚕曰:“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,口吐经纬,黄口灿然,固之自裹。蚕妇操汝入于沸汤,抽为长丝,乃丧厥躯。
然其巧也,适以自杀,不亦愚乎!”
蚕答蛛曰:“我固自杀。我所吐者,遂为文章,
天子衮龙①,
百官绂绣②,
孰非我为?汝乃枵腹③而营口,吐经纬织成网罗,会伺其间,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,而以自饱。巧则巧矣,
何其忍也!”蛛曰:“为人谋或为汝自谋,宁为我!”噫,
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! (选自《雪涛小说》有删改)
【注释】①衮龙:
龙袍。②绂绣:
一种官员的礼服。③枵腹:空腹。
1.解释下列加点字。
(1)我
固自杀 (2)
遂为文章 (3)
孰非我为
2.翻译文中画线句子。
(1)
然其巧也,适以自杀,不亦愚乎!
(2)为人谋或为汝自谋,宁为我!
3.文中的蛛与蚕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?
答案:
1.(1)固然 (2)(接着)就 (3)哪一个
2.(1)如此看来,你巧妙的技艺,正好用来自杀,(这)不是太愚蠢了吗?
(2)替别人打算,还是替自己打算,(我)宁肯为自己!
3.蛛:指利已不利世的人;蚕: 指利世不利己的人。
翻译:
蜘蛛跟蚕说:“你饱食终日,一直到老。吐丝成经纬(织成茧),颜色黄白灿烂,于是将自己裹缚。养蚕的妇人将你们放进沸腾的水中,抽出长丝,(你们)就丧失了性命。如此看来,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,(这)不是太愚蠢了吗?”蚕回答蜘蛛说:“我的确是自寻死路,(但)我所吐的丝就成了花纹和彩绣,帝王礼服上的衮龙,百官的礼服,哪样不是我做成的呢?你是空着肚子觅食糊口,口吐经纬(的丝)织成罗网,在那上面等待着。蚊虫蜂蝶经过,没有不被杀的,用它们填自己的肚子。巧是巧啊,多么残忍啊!”蜘蛛说:“替别人打算,还是替自己打算,(我)宁肯为自己!”啊,世界上像蚕而不像蜘蛛的人太少了!
102.若石遇害
若石隐于冥山之阴,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。若石帅其人昼夜警,
日出而殷钲②,日入而燎辉③,
宵则振铎(duó)以望;植棘树墉④,坎山谷以守。卒岁,虎不能有获。一日而虎死,若石大喜,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。于是驰其机,撤其备,垣坏而不修,藩决而不理。无何,有
貙⑤逐麇来止其室之隈⑥,闻其牛、羊、豕之声而入食焉。若石不知其为躯也,叱之不走,投之以块,貙人立而爪之毙。君子谓若石知其一而不知其二,宜其及也。
【注释】①藩:
篱笆。②殷钲:
敲击金属器。③燎辉:
点燃火把。④树墉:
筑墙。⑤貙(chū):
一种凶猛的野兽,形似狸。⑥隈(wēi):墙角。
1.解释文中加点词语。
(1)有躯逐麋来
止其室之隈
(2)闻其牛、羊、豕之声而人
食焉
2.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,注意加点词的含义。
若石隐于冥山之阴。
3.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
( )
A.“若石帅其人昼夜警”的原因是“有虎恒蹲以窥其藩
B.“若石帅其人昼夜警”目的是“虎不能有获”
C.若石“驰其机……而不理”的直接原因是“虎死无毒已者矣”
D.若石“驰其机……而不理”导致的最终结果是“闻其牛、羊、豕之声而人食焉”
4.结合挿赛故事内容,说说文末“其一”“其二”分别指么?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什么?(用自己语言概括回答)
答案:
1.(1)停 (2)吃 2.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北面。 3.D
4.“其一”指老虎会吃人,“其二”指躯也会吃人。
告诫我们对于隐患要常备不懈(或者“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”)。
翻译:
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北面,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。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日夜警惕。日出的时候敲响钲,日落就点起篝火,夜晚就摇铃铛守夜。种荆棘灌木,修筑墙壁,在山谷中挖陷阱来防守。一年过去了,老虎不能得到任何东西。一天老虎死了,若石很开心,自认为老虎死了就没有对自己形成危害的动物了。从此,他放松了警惕和防备,墙坏了不补,篱笆坏了也不修。不久,有一只躯追捕麇鹿来到这里,在他家的墙角停了下来,听到他的牛、羊、猪的声音就闯进去吃掉了它们。若石不知道它是躯,呵斥它,但躯并不离开,(若石)用石块打它,躯像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。君子认为,若石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他遇上这样不幸的事是理所当然的。
103.楚人隐形
楚人贫居,
读《淮南子》,
得“螳螂伺①蝉自障叶②
可以隐形”,遂于树下仰取叶。螳螂执叶伺蝉,以摘之。叶落树下,树下先有落叶,不能复分别。扫取数斗归,一一以叶自障,
问其妻曰:“汝见我不?”妻始时恒答言“见”,经日③,乃厌倦不堪
,绐④云“不见”。嘿⑤然大喜
,赍⑥叶入市,对面取人物。吏遂缚诣县。
【注释】①伺:
等待,侦候。②自障叶:
遮蔽自己的树叶。③经日:
经过一整天。④绐(dài):
哄骗。⑤嘿:
古同“默”,不作声。⑥赍(jī):携带。
1.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。
(1)赍叶人
市 (2)
遂于树下仰取叶
2.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问其妻曰:“汝见我不?”
3.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: 。
答案:
1.(1)集市 (2)于是 2.楚人问自己的妻子说:“你看得见我吗?”
3.一叶障目;不要自欺欺人,不要企图不劳而获(任何理论都不能盲目追崇,要看清事物本质)。
翻译:
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,读《淮南子》, 看到书中写有“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,可以隐蔽自己。”于是,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。(看见)螳螂用树叶遮身侦候蝉,便去摘这片树叶。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,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,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所用。楚人便扫了树下的好几斗树叶拿回家中,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,问自己的妻子说:“你看得见我吗?”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:“看得见。”经过一整天,(妻子)于是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,哄骗他说:“看不见。”楚人暗自高兴,(他)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,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。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进了县衙门。
104.雁奴后说
[宋]宋祁
雁奴,雁之最小者,性尤机警。每群雁夜宿,雁奴独不瞑①,为之伺察,或微闻人声,必先号鸣,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。后乡人益巧设诡计,以中雁奴之欲。于是先视陂薮②雁所常处者,阴布大网,多穿土穴于其傍。日未入,人各持束
缊③并匿穴中,须其夜艾,则燎火穴外,雁奴先警,急灭其火。群雁惊视无见,复就栖焉。于是三燎三灭,雁奴三叫,众雁三惊;已而无所见,则
众雁谓奴之无验也,互唼④迭击之,又就栖然。少选,火复举,雁奴畏众击不敢鸣。乡人闻其无声,乃举网张之,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。
【注释】①瞑:
同“眠”。②陂薮(bēi sǒu):
陂,堤岸、湖边;薮,湖泽通称。③缊:
乱麻绳。④唼(shà):水鸟吞食声,这里指鸣叫。
1.用“/”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。(划两处)
众 雁 谓 奴 之 无 验 也
2.文中雁奴报警及其结局,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家喻户晓的儿童故事《狼来了》,前者是“好心没好报”,后者是“骗人没好报”。请结合故事寓意,就《雁奴后说》和《狼来了》任选其一,谈谈你的看法。
3.本文与《河中石兽》都采用了寓理于事的写法,试分析。
答案:
1.众雁/谓/奴之无验也
2.示例:《雁奴后说》通过雁奴报警及其结局,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致以怨报德的现象?!独抢戳恕贩碛髁怂祷咽且恢植缓玫男形?,既不尊重别人,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,最终必是“骗人没好报”,因此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。
3.示例:两篇文章都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来阐述道理,提醒我们要善于分析思考,透过现象看本质,正确识别真假良莠。
翻译:
雁奴是雁里面个头最小的,天性尤为机警。每到雁群夜里睡觉的时候,唯独雁奴不睡,为雁群站岗放哨。只要听到周围有一点响动,它第一个先叫,雁群就互相叫唤逃走。后来本地的人知道了雁奴的这个特点,就想了一个办法(来捉它们)。事先在大雁经常歇息的陂塘水泽处暗暗布下大网,还在旁边挖了许多洞。太阳还没下山,人们就带上成捆的麻绳并且藏到洞中,必须等到夜色将尽,在洞外点火,雁奴就开始大声报警,人马上把火灭了。雁群惊醒之后,什么都没发现,又睡了。过一会人又把火点燃,雁奴又叫,就这样反复几次,雁群以为雁奴在欺骗它们,于是都去啄它,然后又都睡了。不久,火又点着了,雁奴害怕群雁啄它,就不敢再叫。人们没有再听到叫声,就张开网捕大雁,十只中大约能捕获五只。
105.艾子讲道于赢博之间
[明]陆灼
艾子讲道于嬴博①之间,
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。一日讲文王羑里②之囚,偶赴宣王召,不及竟其说。一士快快返舍,
其妻问之曰:“子日闻夫子之教,于归必欣然,
今何不乐之甚?”士曰:“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,圣人也,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美里,吾怜其无辜,
是以深生愁恼。”妻欲宽其忧,
姑慰之曰:“今虽见囚,久当放赦,
岂必禁锢终身?”士叹息曰:“不愁不放,
只愁今夜在牢内难过活耳。” (《艾子后语》)
【注释】①嬴博:
指“嬴”与“博”,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城邑。②羑里:古地名,又称美都,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。
1.解释文中加点的词。
(1)齐鲁之士
从之者数十百人 (2)于
归必欣然
2.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
( )
A.今天为什么不高兴? B.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到哪里?
C.今天哪里会不高兴呢? D.今天为什么那么不高兴?
3.以下选项中对文中“士”的评价合理的两项是
( )
A.谦虚谨慎 B.富有同情心 C.迂腐僵化 D.能言善辩
答案:
1.(1)跟随,跟从 (2)返回,归来 2.D 3.BC
翻译:
艾子在赢博之间讲道,齐鲁的士人跟从他的有数百人。一日,艾子正讲到文王被囚禁在差里,偶然要赶赴齐宣王的召见,来不及讲完他的内容。一个士人快快不乐地返回家,他的妻子问他:“你每日听夫子的教诲,回来都是很高兴的样子,今天为什么那么不高兴呀?”士人说:“早上听夫子说周文王是个圣人,今天被他的主人殷纣王囚禁在美里,我可怜他无辜,因此深深地忧愁烦恼。”妻子想要宽慰他的烦恼,姑且安慰说:“今天文王虽然被囚禁,日子久了总会被释放,难道他会被终身囚禁吗?”士人叹息说:“我不担心他不会被释放,我只是忧愁今夜他在牢内过得难受。”